2020年5月21日晚上6:00,伟长学子讲坛第20讲之“挑战杯科研二三话”成功举行。本次讲坛邀请到了2017级化学专业的蔺一凡同学,讲座由阮杜娟老师主持,2019级全体同学参加。
在本次学子讲坛中,蔺一凡同学首先以挑战杯的亲身经验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大创”和“小创”比赛,和同学们讲解了她是如何得到参加挑战杯的机会,与同学们分享了在整个过程中的迷茫与收获。蔺一凡讲到,挑战杯比赛过程耗时超过一年,从校赛开始就要精心准备,很多参赛者都会提前几个月的时间开始筹划。在筹备过程中她也想过放弃,但在心底的坚持和导师的鼓励下走了下来,最终得到了不错的结果。这个成果不仅为她的简历添上了浓厚的一笔,也开阔了她的视野,不仅让自己更加自信,也收获了更多的经验和友谊。
之后蔺一凡同学针对“参加奥赛”和“裸分”两种进入大学的本科生科研做了不同的介绍。对于更多通过“裸分”进入大学的员工而言,科研的目的更多是在于寻找科研的兴趣、拓展同学们的视野以及掌握自己学科的一些研究手法,为之后阶段的研究做准备。蔺一凡同学向19级的同学们介绍了四个科研时可能会用到的网站,分别是PMC、X-MOL、Rexays和SciFinder,以及CAJ和知网的“个人数字图书馆”两个软件。而且提到太阳集团已经悉心买过了这些网站的资源库,利用校园网或VPN即可使用。
接着,蔺一凡同学对学弟学妹们提出了一些学业上的建议。第一,在专业选择上,她强调同学们要让自己冷静之后再选择。第二,在学业导师选择上,建议同学们通过官网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通过邮件和导师取得联系。第三,在英语学习方面,希望同学们在大一大二考完四六级,有出国意愿的同学也要尽快准备托福或者雅思考试。第四,绩点方面,告诉同学们在大二大三的努力之下绩点是可以提升很多的,同时,如果掉以轻心也会让自己陷入被动,优势不再。第五个方面是人生规划,希望同学们在大二时可以先花半年的时间思考和准备自己的方向,是保研、出国、考研还是就业,并且要丰富自己的简历,在保证学习的同时参加一些竞赛活动。
蔺一凡同学引用了她的学姐的一句话告诫大家,“同学们站在人生的米字路口。”同学们面临许许多多的选择,希望大家多规划自己的成长路线。但是也不要把规划看的太死,因为同学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变数,无论何时都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蔺一凡以自己的一句人生箴言结束了今天的分享:“不管能否看见前方的路都要一步步走下去,并且不要对未知心生恐惧,说不定所到之处会有惊喜。”蔺一凡同学在大一结束时就进入许斌老师的课题组进行科研实践,参加了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基于抗结直肠癌活性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获得校赛、市赛一等奖,并在国赛中以题目《抗结直肠癌活性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筛选》获得了国家二等奖。该项目实现了化学和生物的交叉合作,以结直肠癌为研究背景,基于含氮杂环,发展了高效合成3-芳基异噁唑类化合物的新型方法并建立相关小分子化合物库,之后进行了抗肿瘤活性评估。在得到活性最优化合物后,团队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整体水平评价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机制研究,明确了该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在竞赛过程中,团队共发表SCI文章3篇,小修一篇(后发表)。蔺一凡作为校赛、市赛团队负责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一篇、第二作者两篇、参与发表一篇。
在分享之后,同学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蔺一凡同学也悉心做了解答。最后,阮杜娟老师对蔺一凡同学的成长之路做出了肯定,对她的分享也做出感谢,对活动做了最后的总结,也对2019级的同学做了悉心的指导。
(供稿:李锦波)